;林青青好奇地眨眨眼睛,问道:“那这个简雍可真是厉害,一张嘴就能抵得上千军万马了。他当时到底说了些什么,能让刘璋乖乖投降?”
\n
\n
成宗泽笑着解释:“具体言辞已无从考证,但想必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让刘璋明白抵抗只会让百姓受苦,投降才是最好的选择。在乱世之中,口才和谋略同样重要,有时候一番话确实能改变战局,避免生灵涂炭。简雍凭借他的智慧和口才,为刘备立下了大功。”
\n
\n
接着,成宗泽又说起孙乾:“孙乾,北海郡人,最初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时,任用孙乾为从事,他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周旋于诸侯之间。曾成功说服袁绍与刘备结盟,还在刘备被曹操击败后,说服刘表收留刘备。刘备定益州后,拜孙乾为秉忠将军。”
\n
\n
柳如梦忍不住感慨:“这些古人的智慧,真让人佩服,在各方势力间周旋,得有多大的胆识和智慧啊。稍有不慎,就可能性命不保。孙乾去说服袁绍的时候,难道不害怕吗?”
\n
\n
成宗泽点头赞同:“他们在乱世中审时度势,为自己追随的主公出谋划策,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孙乾自然也害怕,但为了刘备的大业,他只能勇往直前。这种勇气和忠诚,令人敬佩。”
\n
\n
说到糜竺,成宗泽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糜竺,东海朐县人,原本是徐州的富商,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陶谦病死后,他拒绝了曹操的任命,毅然跟随刘备。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糜竺不仅将妹妹嫁给刘备,还资助刘备两千名下人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帛,助其军队重新振作。刘备入主益州后,拜麋竺为安汉将军,地位在诸葛亮之上。”
\n
\n
白初雪惊讶地捂住嘴巴:“这个糜竺对刘备可真是忠心耿耿,放弃曹操那边的优厚条件,还在刘备落魄时全力相助,这种情义太难得。他就这么相信刘备能成功吗?”
\n
\n
成宗泽说道:“这就是古人的忠义和眼光,糜竺认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