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现在大乱初平,正是天下大治之时,应以朝局稳定为重,所以本相不打算追究在座各位的失职之责,也不想再兴杀戮、动摇国本,除责令永王自尽谢罪外,其余之人暂时不予追究,各位以为如何?”
他扫了一圈,见众人皆沉默不语,便点点头道:“既然都不反对,此事就这么定了,中午开始全城可解除戒严,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国一日不可无君,现在紧急召集各位来就是商议立新君之事,我刚才和左相交换了意见,皆认为现在京城的皇室中,唯有嗣宁王一系最为正统,适合继位,而且我与左相都以为应立长不立幼,不知在座各位还有没有别的建议?”
立嗣宁王一系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也能顺理成章,众人皆没有异议,关键是立长不立幼,言外之意,嗣宁王没戏了,要么是李琳在外地为官的长子李照,要么就是他刚刚得的宝贝嫡孙,但事关重大,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这次李清却没有独断专行,他眼一挑,问宗正寺卿李齐物道:“请问宗正寺可否同意?”
李齐物今年已经七十岁,他和李隆基是一辈之人,因他为人极圆滑,所以几次沉浮,他都能被再启用,作为宗正卿李齐物并不乎谁继位,他担心的是李清篡位,现在皇室微弱,而李清手握军权、相权,又刚刚平息了安禄山之乱,威望如日中天,偏偏他又姓李,如果他要趁机行篡位之事,将自己推上位,也未必不可能,但现在他只是想立宁王一系,虽然嗣宁王是他岳父,但大患已去,这点小节已经微不足道了。
况且李齐物与李琳私交颇好,就从这一点,他也不会反对,当下,李齐物便点头道:“下官早有此意,嗣宁王长子照为人宽厚贤良,可继位为帝!”
他话音刚落,第五琦便站起来道:“在下反对李照继位!”
一语惊四座,房琯与裴冕面面相视,又要嗣宁王系即位,却又不让其嫡长子登基,真不知李清到底是何意思了,但崔涣却立刻反应过来,立嗣宁王系不假,只不过李清想立的是出生不足半岁的嫡孙李逸,立一个不足半岁的婴儿为帝,这天下大权还不就掌握在他李清的手上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