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节目中只对完整出镜的个别产品进行了打码处理,全景镜头则丝毫不加掩饰,所以节目播出时只要观众稍加注意便能轻松识别出哪些产品被记者列入了黑名单。
\n
\n
白名单产品不用特别留意,因为记者在镜头中手举产品逐一进行了表扬,其中就包含汝辉的辣条和薯片。
\n
\n
如果说此前汝辉的各项产品虽然比鼎誉国际的辣丝和脆丝畅销,但在大众眼中其形象还是不如鼎誉国际来得高大上。毕竟人家跨国企业的头衔摆在那里,广告打得又凶又猛,产品从最初登陆开始便定位为高端。
\n
\n
相比之下汝辉显得更加亲民接地气,厂名来自老村长陈汝辉同志,贺兰又将他的光辉事迹宣扬得人尽皆知,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办的本土企业,怎么看都不如外来的和尚时髦。
\n
\n
真正事发的时候民众们恍然大悟,时髦高端管什么用?还不是照样使用违禁品,产品质量甚至远不如本土企业来得安全可靠。
\n
\n
瞧瞧人家汝辉,不愧是老党员创办的企业,后续继承人也有前人之风,不光产品质量靠得住,厂子信誉更加没得说。人家记者都在节目里说了,汝辉的配料表是所有休闲食品中唯一一个有一说一,绝对没有弄虚作假的。
\n
\n
所以节目播出的次日,汝辉销售部迎来了盛况空前的订购潮。订购电话此起彼伏,贺兰提前一晚安排的接线员应接不暇,就连厂长办公室的三部电话都被打爆了。
\n
\n
订单量急剧增多,三天内生产排期就已经到了半年以后,即便这样依然供不应求,数不清的客户宁愿经历长时间等待也点名要买汝辉的产品。
\n
\n
陈进峰手握大笔订单激动得手抖,目前看来销售情况比去年贺兰在媒体上造势的时候还要火爆,如果厂子能吃下这波红利,别说将来为村里盖小洋楼、建职工宿舍的钱,他敢说盈利还能支援贵阳厂子的建设,兴许根本不用在银行贷款两千万那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