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贷款一千万是贺兰与陈进峰、张松年多番讨论后确定的数额。保守估计这个数目完全能够支撑调味品厂从建厂到正式投产的全过程。
\n
\n
然而一千万在谈卫平眼中却显得捉襟见肘,他建议贺兰直接贷款两千万,一步到位收购酒厂。
\n
\n
“两个厂子对比下来各有优劣,榨油厂虽然市场客户比较稳定,但厂区面积小,将来如果扩大厂区面积花费会比较高。酒厂呢,因为不是自酿酱香型白酒,所以在本地一直打不开销路,但是一来厂区面积大,二来作为政府扶持企业,破产改制的话会有相关的税收优惠。”
\n
\n
贺兰一听税收优惠立刻来了兴趣,问道:“所以你觉得我们应该收购酒厂?”
\n
\n
谈卫平双手交叉置于身前,沉吟片刻说道:“如果我是你,要成立的调味品厂毕竟是一家个体私营企业,起步阶段步子不宜迈得太大,相比之下榨油厂更保险一些。”
\n
\n
“但是如果换做我自己来做这笔买卖,我是肯定要买下酒厂的。不提其他,单单是酒厂那块地皮,将来的升值空间一定非常巨大,必定稳赚不赔。”
\n
\n
张松年沉思许久,问道:“酒厂的税收优惠是否有相关条件限制?”
\n
\n
谈卫平微微一笑,道:“没有条件限制,但有个不大不小的麻烦需要解决。”
\n
\n
“什么麻烦?”贺兰问道。
\n
\n
谈卫平道:“平账。”
\n
\n
之前酒厂正常生产时,上头摊派下来许多产值指标。酒厂为了完成任务,累计虚开了将近一千万的农产品发票抵扣增值税。
\n
\n
本来上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