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老人不能惹,今日总算见着个活祖宗了。”
无关的人感叹,利益相关的就忧心了。“那王柳娘做的是药材、布匹买卖,抢了咱们的生意可如何是好?”大宗药材最大的销路是军中,高档布匹最大的销路是高官女眷,这些都是早有份额的。
拜过了都指挥使,下面卫所的长官柳娘也不敢怠慢,一一上门孝敬。
邓阳和杜星早就被柳娘打发来打前站,外面关于她的传说柳娘也听闻了一些。
“大家都说主子是猛龙过江呢,您手上还带着都指挥使夫人赏的玉镯子,谁敢明目张胆的和您过不去。”李娘子奉承道。武苹被柳娘留在冉夫人那里,教厨子地道南京菜,若不是担心冉夫人怀疑她安插人,柳娘真想让武苹在那里多待一阵儿。柳娘不放心其他人,就调了李娘子贴身服侍。
“和你家那口子学坏了,都会打趣我了。”柳娘笑道:“一介商贾女流,算什么过江龙。”
柳娘知道外面人对自己的忌惮,现在煊赫自然无妨,若是哪里漏出丁点儿破绽,肯定被一拥而上,啃得尸骨无存。
慢一点,慢一点,柳娘在心里对自己说。
柳娘也不和当地势力纠葛,走冉夫人的路子拜见了诸位高官女眷,送上南方精美丝绸首饰,取得行商资格,又点着人往关外去了。别看宣府在北边似乎荒凉些,实际上最繁华的地方还在更北的地方,那是榷场。
如今大明还是赫赫扬扬的明帝国,周边瓦剌、鞑靼皆俯首称臣。草原上的牛羊、马匹让人垂涎,蒙古王公黄金是日用品,富得流油。
柳娘亲自带队,把聚点设在开平卫,深入草原,开辟商路。在草原上广收羊毛,并让分放出风声,开平卫的王家商行常年收羊毛和羊毛制品,可以物易物,也可用铜钱、黄金。
柳娘还在宣府和开平卫同时开了一家酒楼,名字就叫“汇南北”,其中有道同名“烩南北”的名菜,取南方竹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