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挂了电话,林跃的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落在办公桌上那张公司发展规划图上。
\n
\n
于静的邀请,如同在他依然忙碌却充实的生活里又添了一把柴,让他心中助力新疆创新创业的火焰燃烧得更旺。他深知,这场大赛对于新疆的创业者们而言,是一个难得的舞台,而自己能参与其中,既是责任,更是机遇。
\n
\n
接下来的几天,林跃在公司事务与大赛筹备之间连轴转。
\n
\n
白天,他和投资团队深入研讨几个重点项目的进展,对一家正处于扩张关键期的智能制造企业的第二轮投资方案进行细致评估。
\n
\n
团队成员们就企业的产能规划、市场份额拓展以及技术升级方向各抒己见,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
\n
\n
林跃一边聆听,一边在脑海中梳理着各种可能性,不时提出精准的问题,引导大家突破思维局限。
\n
\n
“我们不仅要看到企业当下的发展势头,更要着眼于未来三到五年的行业竞争格局,评估其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他的话语如同定海神针,让讨论逐渐聚焦,最终形成了一套稳健且具有前瞻性的投资策略。
\n
\n
傍晚,结束了公司的工作,林跃便一头扎进创新创业大赛的准备中。他仔细研究昌吉参赛项目的资料,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引起了他的注意。
\n
\n
资料显示,这个项目旨在解决新疆干旱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难题,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信息,精准控制灌溉时间与水量。
\n
\n
然而,从项目报告中,林跃也敏锐地察觉到一些潜在问题,比如技术稳定性在复杂田间环境下的验证不足,市场推广渠道相对单一等。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