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逍遥生这名头虽然在画坛上小有点名气,可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毕竟画的是风俗画,对于以正统自居的儒家士子来说,风俗画可以说是不入流,用作消遣之画。
\n
\n
而我之所以会开始画风俗画,也是因着曾读过一首诗词的缘故。
\n
\n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n
\n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n
\n
一位弹着筝的女子,为了引起心上之人的注意,每次在此人经过房前回廊之时,便故意将音调弹错,借此来引起那人的注意。
\n
\n
我觉着此情此景十分有趣,兴致盎然,便将那小女儿家的心思和那人闻弦琴笑而不语的神态跃然纸上,这杨安源和李皓瞧了,都觉着此画情趣横生,妙不可言。
\n
\n
我当时也是当一时兴起之作,还顺势取了个“逍遥生”的浑号,画过之后便也忘却了。没想到的是杨安源居然拿着此画去了京城最大的书斋饰文斋后,恰巧被一位富商看中,出高价将此画买了回去。
\n
\n
饰文斋的老板是个做生意有远见的主,见此画卖的价钱如此之高,便怂恿着杨安源再送画来,他愿出高价收录。杨安源乐得急忙来找我,极力鼓动我接下这活计。
\n
\n
那时候我也染上了一些士大夫们花钱如流水的坏毛病,不是拿去喝酒了就是拿去买书,或收集几样市场上看上的几样古玩,仅靠翰林院修撰那点微薄的俸禄,哪够得花销的啊,这不,被杨安源一怂恿,便动了心思,最后答应接下了这活。
\n
\n
为了画出更好的作品,那段时间,我去名楼画舫的次数多不胜数,每日所见皆为莺莺燕燕,名流士子,放纵取乐,极致奢华,将那些富贵奢靡,人生百态,瞧了个遍,也画了个遍……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