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庆也是察举制的受益者,道:“察举制为我大汉推选出无数能人志士,如今陛下想推倒重来,怕是困难重重,动摇我大汉根基啊!”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其中多数都是察举制的受益者。
“诸位爱卿。”刘据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大殿中回响。
“察举制诚然为我大汉发掘了不少贤才,然而其弊端亦日益凸显。举荐之权往往操于少数权贵之手,使得有才学却出身低微之人难以崭露头角。”
“长此以往,我大汉朝堂之上岂不成了权贵们的私属?又何谈广纳天下贤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说到此处,刘据微微一顿,目光中闪过一丝沉痛:“朕自登基以来,便深知天下苍生之期许,亦明白我大汉欲长治久安,必须革新求变。”
“这科举制,便是要打破门第之见,让天下有才学者,无论出身贵贱,皆有机会凭借真才实学入仕为官,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
殿内有思想较为开明的年轻官员,听到刘据的话,不禁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思索。
那些察举制的既得利益者们,脸上依旧写满了不满与担忧。
田千秋见状,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科举制以考试为选拔之法,可考儒家经典、治国方略、诗赋文采等。”
“如此一来,能选拔出真正有学识、有能力之人。而且,这也能激励天下士子勤勉向学,于我大汉之学风、政风,皆有益处。”
刘据微微仰头,目光透过殿顶,望向远方,道:“朕既决心推行此制,便已做好万全准备。”
“朕会命专人制定详细章程,从考场规制到考官选拔,从考试科目到评判标准,皆会谨慎考量,确保公平公正。”
“只要我等君臣一心,定能让科举制成为我大汉选拔人才的利器,为我大汉开创一个人才辈出、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刘据的话掷地有声,回荡在大殿之中。
董仲舒一直在思索天子要推行的科举制,那句“可考儒家经典、治国方略”,直接让他心神俱震,像是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忽然激动的走向御座之下,道:“陛下,老臣斗胆,再请个一官半职,希望能帮到陛下推行新政。”
“老臣以为,当先在部分郡县试行,总结经验后再全国推广。”
来之前刘彻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