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复又说:“另外还有两条规定,都是太后拟的,一是不会磕头的不收;二是戴眼镜的也不招。”
看来慈禧多少已经知道,留学生大都接触了西方思想,没有跪拜的礼仪,但慈禧肯定脑子里还是守旧这一套。
不过跪拜这一条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因为留学生们虽然思想先进,但不傻,如果可以当官,磕个头算什么。
至于眼镜,知识分子不戴的还真不多,唐宝锷自己都戴着一个黑框眼镜,无奈道:“严大人、帝师,您知道的,做学问十分费眼,尤其是洋人的书本,字那么小,不戴眼镜的实在没几个。”
严复说:“我也没有办法,可太后不喜欢近视眼,感觉有碍朝廷的观瞻。但你们可以使用不需要随时佩戴的便携式眼镜嘛。”
唐宝锷说:“谢大人提醒,我会尽快告知所有考生。”
接着李谕和严复开始研究这份名单,上面的人不少都在民国有名有姓,但真正让李谕惊讶的是其中两个名字:陆宗舆和曹汝霖。
好嘛,后世因为签订二十一条上了历史课本的三人,一下子出现两个。
而且看备注,这两人都是在早稻田大学毕业。
后来的事没法干预,全是军政大事,而且就算没了陆宗舆和曹汝霖,袁世凯到时候还会派其他人签订条约。
李谕和严复很快拟好了专业题和外文题目。
虽然辜鸿铭肯定也会拟出中文考试题目,但规定是外文题和中文题二选一,所有的考生都会毫不犹豫选外文的。
因为他们早就不懂什么科举考试,根本搞不定那些东西;而且可以借此说明自己外文功底好,说不定有机会进入非常吃香的外务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