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谕说:“就那么一点,还是留给老残兄吧,我根本看不懂。”
李谕故意把数量说少,把风险降到最低。
最好的决策只能是让藏经洞隐匿下去,历史上后来那次往京城运送最后的敦煌古籍时,路上又损失不少。
李谕对清廷这些人也不太放心。
李谕把一部无线电台留在敦煌县,然后教给了他如何用。
敦煌县目前的供电能力极为低下,只能想发电报的时候打开一下。
不过按照常理来说,在古代,越是边陲地区,情报的价值越重,因为不可能长时间在给养困难的地方驻军。
就连长城的一大作用也是为了传递情报。
汪宗瀚本人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细心学了起来。李谕留给他了一本电码本,平时没事就练习练习。
然后李谕等人才踏上归途。
沿着古丝绸之路向东,过了嘉峪关,就到了酒泉,恰巧碰到了巡视的甘肃学政叶昌炽。
学政是个比较特殊的官,虽然听着感觉不大,但能量不小,因为古时候当官许多都是科举上来的,人脉关系实在太硬。
中国又是个人情社会,所以学政其实真的不是什么小官,张之洞一开始就做了多年学政。
吕碧城的老爹曾是山西学政,晚年回到安徽老家,在安徽六安曾有大批良田,藏书都有三四万卷。
叶昌炽问道:“帝师在敦煌可有所获?”
“基本的目标已经达成,”李谕说,“学政大人怎么也到了如此靠西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