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李谕连忙摆手:“有劳兄弟了,我是用习惯了而已。”
两人又转了几家店,竟然没找到一家卖此类稿纸的。不仅稿纸,连钢笔都没见着有卖的。
没办法,李谕只好借着同文馆藏书楼还没人的时间,去里面找到了一些。八成是以前洋教习用的,顺手拿了一小叠。
至于笔吗,好在自己还有一支铅笔。
回到庆王府的西三院,李谕坐在桌前开始凝神静心思考要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去年,也就是1901年,刚刚颁发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届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发给了伦琴,奖励他发现了x射线。
现在西方学术界最热门的也正是射线,几乎所有的大学和实验室都搞了x光机,拍拍这个,拍拍那个。
对着人一拍,刷一下就出来一个骨头架子,真是太有意思了!
李谕决定从它入手,蹭一波流量!
摊开稿纸,李谕握着铅笔很快就以一手漂亮的英文字体开始了书写:
“x射线发现于六年前,作为放射性的先驱发现,是伟大的。在此,本人谨以个人观点对x射线的性质做出如下的分析。”
“……”
别看现在的人们都知道x射线,但当时的顶尖科学家还不清楚x射线是什么,甚至连它到底是电磁波还是微粒都不清楚。
而且此时原子模型尚未面世,甚至原始的葡萄干布丁模型都没诞生,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释x射线的成因,李谕只能通俗地去写它的相关性质。
文中他先是探讨了x射线显影的原理,是因为人体组织密度的不同,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