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化的描绘出了射程、威力以及种种特征。
“这唐人打上一轮下来,恐怕我等撑不住吧?”
“说的是啊,你说平壤就在左近,唐人抽风了吧?不去打平壤,干嘛非得和我等过不去,咱们这等小城也不像有多少粮草哇。”
“那咱们该如何是好哇,将军乃渊氏族人,想必肯定不会轻易投降,如此这般,岂不是带累了全城百姓?”
“要不你我……”
“不妥,将军身后五十人皆是渊氏亲兵,仓促之间难以得手。”
“唉,那只能坐以待毙了,可怜我鹅城父老,传闻唐人开战之后不受降哩。”
正在此刻,就见城头守将大喝一声:“尊驾炮下留人!某家有话要说!”
崔尧不耐烦的说道:“有话说,有屁放,十个数之内,某家没听到什么有用的言辞,你就对阎王爷说去吧。”
……
城头守将犹豫了不到霎那,随大喊道:“开城投降!还望天兵垂怜,莫要动我鹅城上下三百户父老乡亲!”
崔尧举起的手放了下来,他也怕炮弹不长眼,万一要是不小心弑了父就大条了。
“以后做人干脆点,要投降就别放狠话,前倨后恭徒惹笑柄。”
贬损完城上守将,崔尧不禁哂笑:“呵,鹅城,可千万别把这名号申遗了。不对,申遗也无妨,国都亡了,爱申申去呗,名头怎也要挂在我大唐才是。”
“公子,你又说怪话哩。”
“本公子就这毛病,这辈子只怕改不了了。呐,城门开了,等守将自缚出来就遣人进去接收了城防。”
换防期间并无幺蛾子出现,姓渊的都降了,其他人自是更不会反复,说到底这年头百姓之间国别的观念并不根深蒂固,除了唐人稍有些国家荣誉感,对于小国寡民来说,换个国家不比佃户换个地主来的难以让人接受。
不过话说华夏子民也未必多有家国观念,更多的是族群认同,你若尊重我的习性,即便异族当政也未必不能接受,魏晋南北,胡风侵染,华夏子民的身段已然柔软了不少,虽说嘴上骂着蛮夷,但若那蛮夷当真像模像样的组建华夏政权,也……不是不能接受。
噫嘘唏!司马懿真该死呀。
闲言稍叙,炮兵们将一字排开的炮火收拢,并轰走了苍蝇一般围着火炮打转的番邦野人,崔尧等人就押着自缚投降的高句丽一方武将,施施然的进城接管。
“欸欸欸,架都架好了,兄弟你放一炮呗,就一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