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得以顺利推行,国家继续沿着繁荣发展的道路前进。
(二)房遗爱谋反案
永徽四年,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房遗爱谋反案。房遗爱是唐太宗的驸马,他与妻子高阳公主密谋造反,企图推翻唐高宗的统治。长孙无忌负责主审此案,在审理过程中,他借机诛杀了吴王李恪等异己势力。吴王李恪才华出众,在朝中颇有威望,一直被长孙无忌视为潜在的威胁。通过此案,长孙无忌成功地巩固了自身的权力地位,但他的这一做法也引发了诸多争议。许多人认为他有公报私仇之嫌,为了一己之私而滥用权力,损害了朝廷的公正和公信力,这一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廷内部的权力平衡,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隐患。
(三)废王立武之争
永徽六年,唐高宗李治欲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一决定引发了朝廷上下的激烈争议。长孙无忌坚决反对这一做法,他认为王皇后出身名门,并无重大过错,废后之举不符合礼法。同时,他也深知武则天的野心和能力,担心她一旦成为皇后,将会对朝廷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威胁到唐朝的统治。然而,他的反对并没有阻止唐高宗的决心,武则天与许敬宗等人开始联合起来,对长孙无忌进行政治打压。这场废王立武之争,成为了长孙无忌命运转折的关键事件,他与武则天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从此陷入了政治困境。
五、晚年蒙冤与悲惨结局
(一)遭人诬陷
显庆四年,武则天的亲信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图谋造反,这一诬陷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唐高宗李治在未亲自查问的情况下,便轻信了许敬宗的谗言,下令撤去长孙无忌的官职爵位,将他流放黔州。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等人也被取消原有身份,流放到岭南。曾经位极人臣的长孙无忌,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命运的巨大落差令人唏嘘不已。
(二)自缢而亡
同年七月,唐高宗令李积、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为了彻底置长孙无忌于死地,指使部下袁公瑜前往黔州,逼其自缢。在绝望与无奈之下,长孙无忌含冤而死,结束了他波澜壮阔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他的家产被抄没,近亲属被流放岭南为奴婢,曾经显赫一时的长孙家族瞬间分崩离析,令人痛心疾首。
(三)平反昭雪
上元元年,唐高宗终于意识到长孙无忌的冤屈,追复了他的官爵,为他平反昭雪,并将他的墓迁至昭陵,恢复了他的名誉与地位。然而,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