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到高句丽的隋朝叛将斛斯政送回。杨广见目的已经达到,便同意了高句丽的请求,结束了这场长达数年的战争。
除了三征高句丽,杨广还对突厥、吐谷浑等边疆势力发动了战争。在对突厥的战争中,他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扶持亲隋的势力,削弱突厥的实力,使得突厥对隋朝的威胁大大降低。在对吐谷浑的战争中,他派大军深入青海地区,击败了吐谷浑,在其故地设置了西海、河源等郡县,加强了隋朝对西域的控制,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但这些战争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五、统治后期与隋朝覆灭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广的统治逐渐变得残暴起来。他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豪华的宫殿和园林。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他下令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洛阳城规模宏大,宫殿建筑宏伟壮丽,其中的西苑更是奢华至极,周围二百多里,内有海,海中造山,山上建亭台楼阁,穷极华丽。
他还频繁地巡游各地,每次巡游都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大业元年八月,他第一次巡游江都,乘坐的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上有四层楼,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一百二十个房间,全都用金玉装饰。随行的还有皇后、嫔妃、王公大臣、僧尼道士等,船队绵延二百多里,沿途州县都要供应丰厚的食物,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对外战争和大规模工程的双重压力下,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绝境。繁重的劳役和赋税让百姓们苦不堪言,终于,各地的农民起义如星火燎原般爆发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起义,他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百姓反抗隋朝的统治,起义军很快发展到数万人。随后,各地起义军纷纷响应,其中以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最为强大。他们攻占了许多城池,开仓放粮,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支持,严重威胁到了隋朝的统治。
与此同时,统治集团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分裂。一些贵族和官员对杨广的统治感到不满,纷纷暗中勾结,企图推翻他的统治。宇文化及原本是杨广的亲信,但在看到隋朝大势已去后,也心生异志。
公元618年,杨广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隋朝也随之灭亡。这位曾经雄心勃勃的帝王,最终落得了一个悲惨的结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功绩和过错都同样显着,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