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我大宋自甘堕落,如之奈何。”
\n
\n
普安突然想起一个人,便脱口而出,气呼呼道:“对了,郭京此人,实乃罪魁祸首。”
\n
\n
武连想起张叔夜,就认真道:“如若不是张叔夜力挽狂澜,恐怕东京城的惨败更是匪夷所思。”
\n
\n
段和誉突然神情肃穆起来,担忧道:“本王心有不甘,没能搭救太上皇,可大理国目下也是危机四伏,本王不得不返回大理 。”
\n
\n
张明远惊道:“莫非吐蕃与交趾冒犯大理国边关了不成?”
\n
\n
费无极一怔,追问道:“段王有何苦衷,但说无妨?”
\n
\n
段和誉摇摇头,哭笑不得之际,缓缓道:“苦衷有很多,你们以为我做了大理国国王就风风光光,体体面面?那就大错特错了。高氏在我大理国还是一手遮天,如若不是礼佛,恐怕本王的烦恼就更多了。这与世无争也不错,释迦牟尼便是王子,他放弃荣华富贵,放下欲望和贪婪,自然就洒脱了太多。芸芸众生,苦不堪言。这女真人带来的战乱之苦,不知要多少黎民百姓为之流血流泪。”
\n
\n
子午听了这话,颇受感动,随即叹道:“段王高论,佩服,佩服。”
\n
\n
余下赞不绝口:“段王不愧为虔诚的佛教徒。”
\n
\n
普安笑道:“三教合流,看来是大势所趋了。”
\n
\n
武连看向张明远、费无极,拱手道:“师父、师伯,你们以为如何?”
\n
\n
张明远道:“当然,这儒家、佛家,还有道家,虽各自为政,各执一词,自圆其说,不过同为中原文化,自然大可世代友好。”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