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两人分别向导师李总和陈总倾诉了困境。李总语重心长地说:“周江,你要拿出更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证明量子加密技术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技术是项目的核心,你要坚守专业判断,但也要学会用更具说服力的方式表达。”陈总则建议林靓:“在委员会中寻找盟友,团结那些认可项目长远发展的成员,孤立刘总的反对势力。同时,加强与外部行业专家的沟通,借助他们的权威来支持你们的决策。”
\n
\n
周江听从李总的建议,带领技术团队日夜查阅资料,收集全球范围内量子加密技术的应用案例和安全评估报告,形成了一份厚厚的技术论证文件。林靓则积极与委员会中的其他成员交流,分享项目的前景和潜在价值,争取到了几位中立成员的支持。同时,她邀请了业内知名的数据安全专家参加项目研讨会,专家对量子加密技术的高度认可,为周江的提议增添了有力的背书。
\n
\n
在第二次技术选型会议上,周江带着充分的准备再次提出量子加密技术方案,详细展示了各项数据和案例。林靓也联合支持他们的委员会成员,共同发声。面对铁证如山的资料和众人的支持,刘总终于不再坚持,量子加密技术方案得以通过。
\n
\n
然而,项目推进过程中,又一个难题出现了。项目的合作方之一,一家知名金融机构,突然提出要修改合作协议,大幅增加他们在项目收益中的分成比例,否则将考虑退出合作。这一要求不仅会严重压缩公司的利润空间,还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资金链。
\n
\n
周江和林靓紧急与金融机构代表展开谈判。谈判桌上,金融机构代表态度强硬:“我们在项目中的投入巨大,承担了不少风险,增加分成比例是合理要求。”林靓冷静回应:“我们理解贵方的诉求,但合作协议是基于双方之前的共同评估和协商签订的,随意更改会破坏合作的基础。而且,我们在项目中也投入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资源,为项目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n
\n
双方你来我往,谈判陷入僵局。此时,周江从法律角度指出:“根据原合作协议中的条款,随意变更分成比例属于违约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