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仁杰并没有采纳贾思博的建议。
\n
\n
并非心善,不忍错杀,而是不欲兴兵戈。
\n
\n
将大食使节团灭掉,固然将危险掐灭在萌芽中,可如今是在千秋节,各国使节齐聚京师的敏感时刻,原本就有摩擦的两国,势必彻底掀起大规模的战事。
\n
\n
这恰恰是很多人希望看到的。
\n
\n
朝中的局势,除了高门士族和寒门子弟的对立外,还有主战和休养两派的纷争。
\n
\n
大唐自立国以来,战事不断,太宗高宗两朝单单是灭国的名单,都有大小一列,到了本朝也不遑多让。
\n
\n
但这二十年来,确实经历了一段相当可贵的总体和平时期,不是完全没有战事,只是没了大规模的冲突。
\n
\n
毕竟周边的隐患已经扫平,无论是朝鲜半岛的新罗,准备死灰复燃的突厥,还是原本雄踞高原的吐蕃,都被覆灭,东方地域再无丝毫威胁。
\n
\n
但如此太平的背后,也代表着建功立业的途径,少了太多太多。
\n
\n
唐时重臣多有出将入相,而且还不是后世那种腐儒典兵,是真正的文武通才,所以想要打仗的,可不止是武人将帅,众多朝臣也希望在征服他国中获得功勋,封妻荫子。
\n
\n
好在东方无敌手了,往西边去,还有大食。
\n
\n
贾思博显然就是主战派,他早年在内卫任职时,就开始布局大食,不断将谍细渗透进去,构成庞大的情报网络。
\n
\n
狄仁杰起初赞同,后来持反对态度。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