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他有看到人家也是这么干的,结果厂子居然发展越来越好,他有点着急了。实际上,人家发展越来越好,取决于半计划体制,以及价格双轨制,以及旺盛的重工业需求带来的发展,并不是这些厂的领导多么厉害。人家往前走,就他往后倒,所以他准备求变,求新,但是只要是个人就应该知道,现在轧钢厂的局面应该是求稳,尽快把青工群体提升到可以正常工作的地步,而不应该去开拓新的市场。
\n
\n
偏偏老杨这人还不知道,可是这个人之前就当过厂长,而且干的还不错,所以,在厂里拥趸非常多,几乎没有第二种声音,所以厂里越发展越烂。而一个合格的工厂管理层是怎么做的呢,第一步成立一个三产,把这群为了孩子选择病退的工人全都招进去,然后以高价外包的模式,由总厂往三产转移利润,但是实际上,还是这些工人依然在厂里干活,孩子们,去三产看看能不能干点啥。然后慢慢的择优录取,把这些孩子在厂子内部消化掉,用金钱来换取时间,最后三产取消。
\n
\n
这里面很多办法,用现在的眼光看,根本不合法,但是在那个时代是常规操作,至于会不会留下工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企在大家眼里就是家一般的存在,你的一切人际关系都在厂里,你会因为家里穷就去认有钱人当干爹吗,在他们看来,乡镇企业,私企和外企,虽然工资高,但是不稳定,没保障啊,只要厂里不是太过分,哪怕是降点工资,他们也能接受。
\n
\n
可以说,这种操作,对于一个处于蓝海市场的工厂那是常规操作,大家都知道,也都在干,但是不能上报,不能公开宣传,甚至公开场合都不怎么讨论。你说老杨不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了,但是让青工进厂,让超龄老员工退休,是他靠山的靠山提出来的,为了拍内部的马屁,把一个厂子玩黄了。只能说这人不坏,就是纯粹的蠢。
\n
\n
秦淮茹,何雨柱也是在这一次大退休潮中退休的,当然同期退休的还有刘海忠,不过现在刘胖胖已经去世了,何雨柱也没有吃饱了撑的去办养老院,他连他爹都不愿意养,至于那个四合院,产权现在在市里,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租户,包括何雨柱的私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