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佳佳,照做吧。国家机构的效率你们两个也见识过,我们能拖一时算一时,总之,一定要把这个成果留在迟国。不是有句老话,听天命,尽人事,你们两个就当帮帮我这把老骨头,一但这个成果流到外国,我怕死不瞑目。”
岳父把话说到这份上,小刘同志也无话可说:“行,按您说的来,一把年纪了还煽情。佳佳,先扶爸去休息,我把这里……”
对一个搞学术的人而言,半路要把资金用在别处,不止是过往努力付之东流的问题,本身还牵扯违规风险。‘小刘’脑子里算计得失,随手用玻璃杯扣住一颗米粒大小,正摇曳着蓝绿火光的特种金属。
窒息法,灭火常用手段,似乎每个人都觉得理所应当,但他忘记看使用说明书。
玻璃杯扣住那一刻,摇曳的小火苗瞬间覆盖整个杯子,不到一秒,玻璃杯龟裂,火苗顺着缝隙,将整个玻璃杯填满。
剧增的火苗犹不满足,将渐渐融化的玻璃塑成一个球笼,正好将金属包在中心。‘小刘’看火苗壮大成蜂窝煤,来了兴致。他很确认,这滚滚热浪做不得假,可燃烧的要素呢?
林教授口中的反常,他已经见过,现在貌似又添了乐趣。
姑娘递给丈夫一本说明书,有些意外:“有火无烟,而且火警报警器迄今没有反应,你懂的多,先看看说明书怎么说。”
作为新材料研究行业比较年轻有为的一类,小刘同志不仅头脑足够,性子也沉稳。展台上随时有火灾风险,他依旧毫无急躁。
一边参考桌面现象,一边扫描说明书,表情怪异:“这感觉真不爽,人家好像把所有事情都预料到了,就等我这个愣头青犯错。”
姑娘不明所以,小刘同志也没解释,掀起展台上一块黑色材料,顺着纹路折叠,正好能将玻璃球围住。火焰因为黑色材料的限制,在向上的方向越发‘放肆’,约束状态下的火焰变形,这现象对一个研究人员全无所谓,直到最后一面盒子将火焰完全圈住。
纯黑的材料在完全盖住那一刻,隐隐被青色环绕。方才火焰亮度太高,容易忽视,此时‘小刘’才发现,整个盒子都存在能量激发现象,在视觉上,会使人类眼球存在一种电流可视化错觉。
手指慢慢靠近盒子,虽然‘说明书’一再强调没有危险,但没人愿意把小命送在毫无意义的鲁莽上。
多次确保没有危险,小刘总算大着胆子将‘电盒’收走,至于围观的其他人如何想,他却懒得再管。
林大教授围观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