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武二年,夷历一六六九年一月,杨三水已经和荷、葡、西三国忽忽悠悠谈了三月有余。
\n
\n
随着谈判的进行,他心底愈发笃定和自信,西夷三国表面趾高气扬实则色厉内荏的本质,已经被他看穿。
\n
\n
原因无他,这些鬼佬无论是狠话说了一箩筐,还是假模假样的玩红白脸游戏,但他们口中的“强大舰队和陆军”就是不敢现身。
\n
\n
这日夜间,杨三水期盼的那个“憨厚”男人,终于在他望穿秋水之际悄然返回,还带回一位真正的“西夷通”—大卫.沙逊!
\n
\n
最坚固的堡垒,从内部攻破却是极其容易得,随着大卫.沙逊的娓娓道来,三个西夷“强国”的底子便被扒了个底掉:
\n
\n
荷兰,借“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耀武扬威,其舰队号称有主力战舰百余艘,实际仅八十艘左右。
\n
\n
其中,真正堪用的新型战舰不过三十艘,配备先进火炮,射程可达两公里,装填速度较快,具备较强海战优势。
\n
\n
但其余五十艘多为老旧战舰,火炮威力欠佳,船体老化严重,在激烈海战中隐患重重。
\n
\n
陆军方面,荷兰在东南亚部署兵力约两万余人,重兵屯于巴达维亚等战略要地,把控着关键贸易节点。
\n
\n
而在荷兰本土,常备陆军八万上下,海军战舰虽数量可观,却因全球殖民布局,难以短期内抽调大量力量驰援东亚战场。
\n
\n
西班牙,往昔海上霸主的辉煌已渐黯淡。在亚洲的舰队拥有战舰六十艘,大型武装商船改装的战舰虽体型庞大,却因机动性差、火炮技术滞后,在海战中处于劣势。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