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涉及的金额不算一笔小数目,而温微生也确实需要这份礼物,所以在购买前做足了功课,经验贴扫了许多不谈,光正经的电子书就看了三本。
当然,什么也没学出来,不知道的仍是不知道,不过倒得出一个有用结论。
就是绝不能买白茬核桃,得捡人现成,收一对挂浆的。
盘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久的坚持。他爷七十多了,要让他净手盘完一小时,猪鬃刷清理一小时,周而复始如此往复,期间还得注意手法和湿度,那实在是磋磨人。
即是送礼,得多些诚心,慎重点多选几家店总是没错的。
没曾想千挑万选,慎重再三,还是出了错。且不是有点失误瑕疵的问题,而是被人骗了个底朝天。
之所以在朋友圈里买,绝不是温微生贪图省事,为了省点钱云云,而是他目前能接触到的所有途径中,这位看上去最靠谱。
起初为了什么而加的微信温微生想不起来了,但时常能看见卖家兢兢业业地经营朋友圈,一条推文对应一对核桃,数据和价钱明明白白地标注在旁边,依据他刷屏的频率来看应当是全年无休的。
再加上经常晒出的客户反馈,核桃的养护科普小知识,以及推文展现出来的专业性。长时间如此,倒下意识地信任他了。
临走时陈常问他要了‘骗子’的微信号,又讨了个快递单号,说要查一下发货地。温微生心领他的好意,虽说对此丝毫不抱希望,但就当安慰彼此,还是随手给他发了过去。
没想到过了一周多,陈常突然找到他,说是钱要回来了。
这属实让温微生诧异了,什么本事,还能让人把吃进嘴里的肉吐出来。
后来经他解释,才知晓这一切的来龙去脉。
陈常除雕刻玉石外,也在根雕这一块有所涉足。他并不做这生意,买与卖同他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受聘于老版,从他那里拿材料,依照老板给的方向范畴进行雕刻,一批刻完之后再给寄去,此过程中收的是工钱。
正巧有个相熟的老板就在发货地那块做生意,据他所说,这家店的生意做得不小。并非是专蒙新手的骗子,破坏行业的蛀虫,而是一家初具规模的文玩核桃工作室。
劳烦人老板上门协商一番后,那家店算是给了个还能接受的说法。
就是这两个月接管微信号的是一个刚从临县来打工的年轻人,接触客人多了之后心思难免有些活络。寥寥几句交谈便看出温微生什么也不懂,挑选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