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后,下一个要对付的是割据吴地不安分的李锜。
807年,李纯催促李锜入朝,以此将他逼反。
但李锜连自己的辖区都不能有效控制,手下赵惟忠等人被杀,裴行立等人反水。
李锜造反很快失败,最终被处死。
平定吴地后,山南东道的于頔也主动入朝,山南东道结束割据。
吴蜀两地可是着唐朝经济命脉的关键,想要平定藩镇,必须得首先掌握这里。
李纯就这样开始有计划地削平藩镇。
本空间,空间时807年9月,李隆基仍然被关着,而李适被放了出来。
他们现在都聚到李世民的身边,李世民拿着这些报告一一讲解。
这次对话就比较轻松了。
李世民:“这个李纯就做得不错。他的思路是正确的。”
“虽然环境不同,不能相提并论,但你们要看看他的方法。”
“还有你,李适,你过来一趟。”
李适满脸无所谓地走到李世民身边,而李世民则一脸严肃。
“对,大唐是有一天会灭亡。这谁都无法逆转。”
“但你难道忘记了你年轻时的梦想了吗?看到李纯现在的做法,你就没什么感受吗?”
“你就不想让剩下的日子里多一天光辉吗?让百姓多一天安生吗?”
“‘意义’是要靠自己去寻找的。”
李适的表情好像有了些变化,李世民只想说到这,他也没指望一次对话能改变许多。
他这次除了要调节后人的心态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此刻,刘邦和刘裕都看到了李世民刚才高调的举动。
他们两人既愤怒又忧虑,但原因不同。
刘邦心想,唐朝怎么又出现了一个明君,李世民这样高调,就是在公然挑衅。
再让李纯这样搞下去,唐朝就真的要中兴了。国祚延长,然后李纯再过来。
自己可以考虑是否要先发制人了。
刘裕大概猜到了刘邦的想法,而这也是他忧虑的原因。
感染者的计划是渗透,发动战争会打乱他们的计划。
李世民因为李隆基的事不会打热战了。
所以,他这样行事是想要一举三得。
他现在还想故意刺激刘邦,想让刘邦这边打热战。
这样,自己就只能花费精力劝阻刘邦,以此造成刘氏集团的内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