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崔、樊两人算是海量,又喝下半瓶二锅头后,已经有点醉了。崔意唐问王力扬道:“王兄,你这肺部的伤是与人打斗留下的,究竟是怎么回事,能让小弟知道不。”
经过下午的那场打斗与现在一顿边吃便聊,王力扬早已把崔意唐不当陌生人了,闻眼说道:“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我前天与人打黑拳去了,结果那人骨头很硬,我虽然打败了他,却是被他在胸口踢了一脚,所幸骨头没断。”
崔意唐好像有点醉了,又重复问了句:“黑拳?”
“是的,黑拳,”王力扬说“不知崔兄弟听说过黑拳没有?”
崔意唐没有答他,只是说,那你说说你的情况吧。
好的,王力扬便介绍起他了解的黑拳来。很多人以为,现代黑拳最早来源于东南亚,其实不然,中国是徒手格斗技术的大国,雍正四年,清廷下了道著名的“禁武令”圣旨,禁止民间人士佩戴刀剑行走,禁止百姓拳斗,禁止民间擂台较技,违者依律重处,擂台死伤按杀人论罪。这样一来,一个人可以“练功”但不能叫“练武”所以说,从“禁武令”下达之日起,民间人士要“练武”就只有打“黑市拳”一条路。顽强的习武传统加上恶劣的环境,让中国的“黑市拳”演化出非常繁多的形式来规避朝廷的限制。
近代时期,黑市拳在国内有多种表现形式:
一是跑码头,这在清末民国时期很流行,这类拳手一般和几个也是跑江湖的草台班子有联系,但他们并不是草台班子的人。草台班子每到一地,拳手都会上台练几手,然后设起擂台,接受当地人的挑战。这类拳手参加的大部分比赛都有一些皮肉伤,但很少出现死亡、残废的情况,当然也有意外发生打死过人的。遇到不慎将对手打成重伤或死亡的情况一般他都是不要奖金马上走人,留下草台班子的班主和对方的家人磋商。如果拳手被打死了,那师傅会埋了他,然后重新找一个徒弟。很多民间拳手打的是跑江湖的“黑市拳”这是传统,也是中国特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