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桃:“大娘,店面租金是多少,我们每月从收益中还一部分?”
\n
\n
老太太:“到年根底下再说吧,你们要是赚钱了,就把租金给了,不赚就免了。”
\n
\n
自己开店了,每日早早起来准备白天用的面和馄饨馅,尤其是肉,都买的好肉,她家的馄饨,馅大皮薄量足,一开业就顾客盈门。
\n
\n
但价格与老太太家同,因为两家店面离得远,也构不成恶性竞争,老太太还常过来指导指导。
\n
\n
一日一拢账,去掉开销和成本,净赚大几十,那个年代,几十块钱就是大钱,柴桃把赚的钱都攒起来,到年终她要支付一次店面租金,老太太帮了她们,不能再让人家搭上租金。
\n
\n
一天有个山东人到店内吃饭,交谈中得知他早年间曾是她们的老乡,那顿饭没要他钱。
\n
\n
山东人为了答谢赠餐之情,教她们学会做豆腐脑,一连几天都是手把手教,直到学成,那个山东人才离开。
\n
\n
营业增加了豆腐脑和烤饼,也招揽了食客,收益较比一样馄饨多了几成,半年时间,她就把租金给老太太还上。
\n
\n
那个山东人也常到饭馆吃饭,每次都是免单,就当是他出让豆腐脑制作的转让费,他比柴桃大一岁,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好上了。
\n
\n
几个月之后,柴桃和那个山东人结婚,用开店赚的钱买了房,柴桃夫妇住一头,柴杏住另一头。
\n
\n
一年后柴桃生了一个男孩,她又单买一户房子搬出去住,但馄饨馆还是姐俩共同管理。
\n
\n
转过年柴桃又怀孕,生下一女孩,她丈夫去外地打工,从此杳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