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卷由各省自行出题,每年招考一次,名额由各省上报吏部批准,流外一等至三等每两年可参加一次官员遴选,晋升名额由吏部下放到各省。”
\n
\n
刘崇望有些惊讶,“陛下,如此一来岂不是要挤占科举名额?”
\n
\n
“科举并不是选择官员的唯一途径,朝廷也需要一些能力突出的人才,流外九等到三等正常需要六七年,一个有六七年办事经验的小吏比刚刚走出书院的书呆子更适合治理地方、造福百姓。”
\n
\n
“况且云南、安南、安西和新疆,将来还有吐蕃和契丹等地需要成百上千的官吏,仅仅靠科举如何满足?”
\n
\n
“陛下,如此说来科举取士的人数是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
\n
\n
李侃思索片刻,颔首道:“三年一次,每次二十人左右的确少了些,现在朝廷正是大力发展需要人才的时候,昭告天下,后年科举录取人数定为五十人。”
\n
\n
王抟笑着道:“陛下圣明!如此便给了更多读书人机会!”
\n
\n
众大臣纷纷附和。
\n
\n
李侃接着道:“今日所议之事,诸位回去后仔细筹划,年后朝会拿出详细方案。”
\n
\n
“臣遵旨!”
\n
\n
几位大臣告辞离开,兵部尚书杨行密留了下来,内、外枢密院枢密使邹泽和郭琪以及亲军府指挥使杨广奇被召了进来。
\n
\n
郭琪微笑着道:“陛下,葛逻禄叛乱已被提前平定,明年对契丹的进攻是否要提前?”
\n
\n
李侃摇了摇头,“虽然平定了葛逻禄叛乱,但是横冲军折损近三成,需要休养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