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辗转苗岭附近的一个小府县,与蕉皮几个人会合,当晚在小村镇修整一夜,准备第二天直往山里进发,前往簪子来源的苗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一个途经的卖货郎闲聊,他说寨子还在,祭司墓也在。
墓?怎就突然提到了墓?
“前几年原先说要Ga0水坝,迁村淹墓,苗人坚决不肯让人动墓,差点引发大规模暴乱,事情又给压了下去,苗人悍起来不得了,最後事情不了了之。”卖货郎说,“那个祭司墓对他们很重要,不是一村一寨的事情,是附近十几个寨子共同拱卫的古老祭司墓呢。”
姜沅心里一跳,隐隐觉得不对,沈船里也有个棺木,而簪子是棺里出来的随葬品,也许祭司墓会有线索。
苗人对於墓葬跟汉人的观念差异大,不时兴修建陵墓,地位再高,也就是火葬或洞葬,当然古代火葬少。
问明方向,大祭司停棺洞葬的位置在苗岭上,靠近雷公山深处一处天然洞x遗迹,那片区域人烟罕至,已相当深入黔南的崇山峻岭,不过在到达那里之前,还有几个零星村寨,也修了公路。
黔境山峦起伏,云雾缭绕,风景壮丽,深秋的金sE山景略带着大自然的萧索惆怅,开垦整齐一望无际的梯田远远望去却又充满人工的美感。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